“掌上奧運”推高APP卡位戰(zhàn) 網絡堵塞成災 |
發(fā)布時間: 2012/8/25 15:01:26 |
相比四年前只聚焦PC端的北京奧運,2012年倫敦奧運會,移動互聯(lián)網開始大顯身手。一方面,以三星為代表的硬件廠商通過為奧運健兒配備旗艦手機,取得了高關注度。另一方面,憑借這些手機和微博、微信等各類軟件,奧運賽場的第一手信息通過媒體和運動員的指尖,雪片般飛來。
有鑒于此,一場互聯(lián)網企業(yè)之間的“手機屏幕的卡位戰(zhàn)”亦同時打響。當人們關注的互聯(lián)網窗口從PC轉向手機,一場如火如荼的“社交奧運”正在發(fā)生。然而,除了涌現(xiàn)而來的商機,種種“苦澀”亦伴隨而來———通過手機自媒體曝光的奧運會彩排、深夜來襲的微博信息推送、網站之間的APP抄襲……移動互聯(lián)網行業(yè)成長中誕生的種種“陋習”,也在此次倫敦奧運中一覽無遺。 移動互聯(lián)網商機涌現(xiàn) 當你每天早晨、每晚睡覺前已經養(yǎng)成觀看智能手機的習慣,手機已經成為了2012年倫敦奧運報道的主戰(zhàn)場,這是一場被喻為“手掌上的奧運會”的年度盛事。
北京時間7月27日凌晨,當中國代表隊走進倫敦奧運會主會場時,不少人都帶著三星手機。據三星中國有關人士介紹,在中國代表隊出征倫敦奧運之前,作為中國奧組委合作方的三星將向中國奧運健兒贈送了一批旗艦機型G A LA X Y SIII,并與已經交付的G A L A X Y N ote一起,全面武裝出征倫敦奧運會的中國代表團。 盡管看上去只是簡單的贊助手機活動,但和四年前的北京奧運相比,三星能獲得的效果卻大不同。2008年,移動互聯(lián)網市場方興未艾,手機可以拍照、錄像,可以上網看新聞,但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娛自樂。新浪微博、騰訊微信及大量基于手機的資訊類A PP,均在2008年之后才誕生。因此,倫敦奧運的傳播方式亦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崛起而變得很不一樣。 一些有趣的現(xiàn)象說明了這點。就在倫敦奧運開賽后不久,倫敦奧組委先是對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做出限制使用微博的規(guī)定,繼而又向觀眾發(fā)出了呼吁———觀賽期間請盡量避免隨意發(fā)送短信或微博,以免因網絡堵塞影響電視轉播質量。 載體從PC移向手機 這種“網絡堵塞”看上去就像是“甜蜜的負擔”,且在現(xiàn)階段還沒有根治的辦法。“四年前中國的手機網民數量是七千萬,而現(xiàn)在中國的手機網民數量已經突破3.5億。”在網易移動中心總經理徐詩看來,北京到倫敦短短四年間傳播媒介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加上倫敦和北京有七個小時的時差,主要賽事是發(fā)生在晚上10點以后,移動端A PP更容易發(fā)揮作用。 騰訊相關人士則認為,倫敦奧運報道的戰(zhàn)略變化由技術驅動。“2008年北京奧運,無線技術還無法支持用戶離開電腦。在這4年間,無線技術得長足發(fā)展,用戶之前必須依靠電腦才能完成的互聯(lián)網需求,逐漸分流到無線。”他以騰訊業(yè)務舉例稱,公司將用戶針對奧運的需求劃分為資訊獲取、社交和娛樂,騰訊新聞客戶端、微博客戶端、手機Q Q、微信等10款無線產品全數進入市場。 于是,就在這1厘米見方的A pp天地間,從奧運主辦方到草根開發(fā)者都意圖一爭高下。 事實上,早在半年前,各大門戶網站為延續(xù)PC時代的內容和廣告優(yōu)勢便已經“蠢蠢欲動”,爭相推廣奧運專屬客戶端,瞄準自制節(jié)目和信息推送。例如搜狐移動終端推出奧運“雙子星”,由A PP為入口導向的搜狐新聞客戶端和以瀏覽器為入口的手機搜狐搭配,再附加上兩個針對不同人群特別開發(fā)的“奧運定制A PP”。新浪則通過手機新浪網、掌中新浪奧運版客戶端及手機微博全方位布局奧運傳播。M SN則聯(lián)合三星進行了奧運直播博主招募,由三星安排行程提供裝備,實現(xiàn)草根奧運直播。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1tcdy.com】 |